乐都区第二中学开展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演练
为切实加强食品安全问题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校园稳定,检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以及应急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知程度。9月21日中午,学生食堂组织开展了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演练。
本次演习假设学生在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采取模拟实战的方式,应急处置工作小组围绕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开展了现场检查、询问调查、以及报告、控制、处置等一系列工作。首先召集食堂从业人员强调演练注意事项和演练要求,然后模拟开始。
下午13时左右,生活管理教师发现多名学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13:10许营养办主任保长录接到住校学生管理员李老师电话,该校6名学生吃完午饭同时出现类似等症状,怀疑可能食物中毒。营养办公室立即启动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理工作小组进行分工,一组到现场了解发病情况和近两餐的饮食史,另一组赶到食堂封闭食堂现场、禁止人员进出,封存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加工工具,封存台账和食品留样。并及时送患者到就近医院检查诊断。同时马上上报就近医疗部门,对发病学生进行初步救治,并认定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13点30分营养办主任和医院领导分别将疑似疫情上报了学校办公室及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做好发病学生的救治工作。14时30分乐都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对事故展开调查,采取措施封存食物及餐具,采集相关样品,跟踪调查疑似中毒原因。
现场救援组人员应冷静分析中毒原因, 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 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1 、催吐。如果进食的时间在 1 至 2 小时前,可使用催吐的方法。立即取 食盐 20克,加开水 200 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如果无效,可多喝几次,迅速 促使呕吐。亦可用鲜生姜
100 克,捣碎取汁用 200 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 的是变质的食物,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使迅速呕吐。
2、 导泻。如果病人进食受污染的食物时间己超过 2 至 3 小时,但精神仍 较好,则可服用泻药,促使受污染的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 30 克一次 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 20 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体质较好的老年
人,也可采用番泻叶15 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也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 、解毒。如果是吃了变质的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 100 毫升 ,加水 200 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此外,还可采用紫苏 30 克、生甘草 10 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防腐剂或饮料,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
或其他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最后,营养办公室张志荣主任作总结讲话,强调食品安全关乎人的生命安全。演习中,人员的参与及应急反应良好,大家认真负责、演练到位,为今后处理类似事件提供了示范和模板。同时要认真总结演习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学校防止食物中毒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对饮食中心举办此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演练活动给予充分肯定。
![]() |
![]() |
![]() |
![]() |
![]() |